时间:2025-04-13 20:18 作者:金晓辛 浏览量:1406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护好精神家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202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更充分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大众文化生活追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展现中华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能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支撑。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博物馆为例,据统计,2021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其中,5605家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影剧院、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从《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大批优秀文化类节目广受好评,到故宫国风潮玩、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玩偶等文创产品热销全网,大批文艺优秀作品、文化创新产品走进百姓的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契合,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不断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放眼未来,我们要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内容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拓展服务人群。同时,还要把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释放文化产业潜能,让文化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本期解读:关灵子 央广网评论员
米尔格罗姆曾获得一系列重要奖项,2018年与罗伯特威尔逊和另一名斯坦福教授戴维克雷普斯(DavidKreps)一同获得美国科学院颁发的约翰卡蒂科学进步奖(JohnJ.CartyAward),2013年获得BBVA基金会知识前沿奖,2008年获得西北大学颁发的内默斯经济学奖(NemmersPrizesineconomics)<1994年7月,FCC第一次使用SMRA时,它在47轮竞标中出售了10张许可证,总价达6.17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此前实际上是免费分配这些东西的他也是一位具有非凡广度的理论家,他不仅为拍卖理论提供了基础性的见解,还跨越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