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4 03:51 作者:黄绍统 浏览量:1116
李儒新(左一)正在介绍相关情况。 张江科学城官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上海张江科学城跑出了“加速度”,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正初步成型。
“大科学设施,其实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利器,特别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张江科学城的光子大科学设施建设的参与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儒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以前,上海只有上海光源这一个大科学设施。2016年以后,上海陆续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设施,特别是在张江科学城初步建成了一个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上海光源、蛋白质上海设施、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8个大科学设施,五年间,张江科学城正在加速形成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同步辐射光源可以产生X射线,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去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可以成像,也可以做大分子结构的研究。因此,它既可以用于基础科学研究,也可以服务于产业应用。这不仅支撑产出了大批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在国家战略需求与重大应用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021年百济神州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在美国和中国都已获批上市。成为首款完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在FDA获准上市的抗癌新药。这是一款基于结构设计和筛选出来的药物,在它的研制过程中,所有分子结合的结构数据,都是在上海光源获得的。
据李儒新介绍,2018年,上海光源只有15条线站,如今已增加到了27条。设施开放13年来,服务了15000项课题研究,30000多用户,产出了许多科技成果。“明年可能增加到32条线站。过去,上海光源主要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今企业用户占比接近20%。”
与此同时,同样位于张江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1号”已从建设模式切换到运行模式:2021年初步开放,2022年将全面运行。李儒新告诉记者,“羲和1号”由中国自主研发,可以提供高强电磁场,用来研究极端条件下材料的特性,目前最大应用场景是在实验室研究天体物理现象。“如果说上海光源拍的是分子照片,那么,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就可以拍出分子电影,因为它能捕获超快速的变化细节。”
李儒新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不断完善功能,让这些大装置尽快发挥出最佳使用效益。”
目前,上海在建、在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在中国领先,并在若干领域实现首创独有。(完)
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实现充分竞争和合理定价是必要的,这也是拍卖理论的应用领域2009年,招商局及蛇口工业区提出“再造新蛇口”工程,计划投资600亿元全力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和软硬件升级九鼎国际娱乐登录网页版99bf.cc入口☜ 因此,深圳要考虑的是如何扬长避短把高房价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目前看,深圳政府和企业的一些做法值得肯定 应该说,在确诊病例出现后,青岛的一系列举措很果断